IRIG-B時間碼接口通用規范說明

 二維碼 1608
發表時間:2019-04-19 18:08作者:小康來源:西安同步原創

IRIG-B碼協議是現代科技中時間系統中的一種常用串行傳輸方式,較并行傳輸方式其物理連續簡單、傳輸距離遠,接口標準化,國際通用。

根據《GJB2991A-2008B時間碼接口終端通用規范》摘錄并結合實際產品如下所示:

B碼接口終端用于測量、控制、計算、通信等設備提供標準頻率和時間信號,實現與系統的時間同步。

B碼輸出格式可選國軍標GJB2991A -2008或IEEE 1344。

產品型號:SYN1204型IRIG-B碼產生器

IRIG-B碼系統圖.jpg

碼元

B碼中的每一個脈沖稱為碼元,每個碼元的準時點是該脈沖的前沿,。碼元出現的重復頻率稱為碼元速率,B碼的碼元速率為100pps。

索引計數

每個碼元序號由索引技術所確定,索引技術由幀基準起,從0開始計數,并以此加1,直到幀結束。

位置標識位

位置標識位的寬度是索引技術間隔的0.8倍。位置標識位P0超前于基準碼元Pr一個索引技術間隔,其余的位置標識位(P1、P2.....)依次每隔10個索引技術出現一次,位置標識位的重復速率為碼源速率的十分之一。

時間編碼

IRIG-B碼中的時間編碼是基于UTC的,時間信息的碼元稱為時間編碼,時間編碼采用BCD編碼標識秒、分、時、年內的天數和年。時間編碼采用脈寬調制進行編碼。脈寬為0.5倍索引基數間隔的碼元標識二進制數1,脈寬為0.2倍索引基數間隔的碼元標識二進制數0。

其中年的個數和十位的BCD編碼交替出現在索引基數的45~48位,并且年的個位與偶數秒出現在同一幀內。當年的十位標志位1時,索引計數的45~48位表示年的十位,反之,表示年的個位。當年的十位無法與奇數秒對應時,舍棄年的十位。

閏秒標志

閏秒標志用于控制B碼接口終端進行閏秒調整,閏秒標志碼元為索引計數27、28所對應的兩個碼元,當B碼傳輸的UTC時間需要向后閏秒調整時,閏秒標志編碼為01;當需要向前閏秒調整時,閏秒標志編碼為10。

特標控制信息

特標控制信息用于向用戶設備發出統一的啟動信號,或者向用戶設備送出特殊標志信號,標記某些特殊事件發生。對于主站工作或獨立站工作的時統設備,其特標控制信息為索引技術76、77、78所對應的3個碼元。

幅度調制

采用正玄波對B碼進行幅度調制,正弦波的頻率與碼元速率嚴格相關,為碼元速率的十倍,同時,其正交過零點與所調制格式碼元的前沿符合。